雍正可以算得上是整个大清最具有争议的一位皇帝:正规配资之家
雍正的皇位难不成是篡改遗诏得来的?
雍正当真抢了自己同母胞弟胤禵的皇位吗?
雍正的生母乌雅氏难不成是雍正逼死的?
雍正当真是被人砍下了头颅而死的吗?
在雍正的身上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争议,其实归根结底就是雍正的皇位。雍正通过残酷的九王夺嫡之争好不容易才登上的皇位,皇位来的有多不容易或许只有雍正自己知道。从康熙四十七年开始雍正正式加入到九王夺嫡之中来,一直到康熙六十一年,一共提心吊胆了14年的时间,好不容易登基称帝。
但登基称帝并不意味着九王夺嫡之争的结束,因为昔日夺嫡的敌人还在。
尤其是八弟胤禩的存在,让雍正仍旧是“坐立不安”。
展开剩余92%因为胤禩的“八贤王”之名并非是平白无故得来的,他为人谦逊有礼,精明能干,在朝中的威望极高,追随者众多。在九王夺嫡的“九王”中胤禩的追随者是最多的,就连康熙的二哥裕亲王福全都称赞胤禩“聪明能干,可以胜任储君之位”。
另外大学士马齐(孝贤皇后的伯父)、康熙的亲舅舅佟国维等人也都支持皇八子允禩;
在胤禩众多的支持者中,有这样两位让雍正非常的痛恨,将其视为不共戴天的仇人。了解雍正的应该知道大学士马齐虽然曾支持皇八子胤禩争储,但是仍旧得到了雍正的重用,雍正还将马齐的侄女富察氏指婚给了皇储弘历。
佟国维等人自是不必多说,除了隆科多兔死狗烹外,其他的儿子还是善终的。
可见雍正对曾支持皇八子胤禩争储的大臣们并未赶尽杀绝,但为何会如此痛恨这两位呢?以至于雍正说道:
本朝大臣中,居心奸险,结党营私,惟阿灵阿、揆叙为甚阿灵阿
纳兰揆叙
这篇文章,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两位大臣究竟如何得罪雍正,让雍正不能释怀?
阿灵阿《步步惊心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:雍正好不容易登上皇位,有一天雍正带着允禩一起去城墙上看一个人,此人便是阿灵阿。阿灵阿的手脚还有头颅都被绳子捆绑着,雍正一声令下,阿灵阿便被车裂而死。
雍正之所以对阿灵阿如此残忍,是因为自己的十三弟允祥。
当年阿灵阿陷害自己,十三弟为了救雍正而将所有的罪责都揽了下来,以至于在养蜂夹道中圈禁10年的时间,落下了一身的病痛。
雍正在做皇子时,对阿灵阿等人极其痛恨,但必须要隐忍。
因为雍正很清楚,只有自己坐上皇位,才能为自己、为十三弟报仇。
雍正坐上皇位后,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阿灵阿。
阿灵阿悲惨的下场,也算的上是咎由自取。
当然这仅仅是影视剧中雍正、允禩与阿灵阿之间的的恩怨,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阿灵阿在康熙五十五年便病逝了。但即便是阿灵阿没有活到雍正登基,雍正还是将其视为不共戴天的仇人,这究竟是为何呢?
阿灵阿按照辈分的话,还是雍正的姨夫。
因为阿灵阿的嫡福晋是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的庶出妹妹,即便是有这样的亲戚关系在,雍正仍旧十分痛恨阿灵阿,可见阿灵阿的作为对雍正来说有多过分。
阿灵阿的出身是极为显贵的:
祖父是“请开国五大功臣”之一额亦都
父亲是康熙岳父遏必隆
亲姐姐是康熙第二位皇后孝昭仁皇后
女婿之一是康熙第十七子允礼
如此显贵的出身,自然其仕途也很顺遂。
凭着家族的荫庇入仕途,刚开始便是一等侍卫兼佐领;
康熙二十五年,阿灵阿便承袭了祖上一等公的爵位,并任职镶黄旗满洲都统兼銮仪卫掌仪内大臣。康熙四十年,也就是1701年,阿灵阿擢升为议政大臣、理藩院尚书,还监管火器营的事务。
可见,康熙对这个妻弟还是十分重视的。
确实,阿灵阿作为康熙倚重的重臣,得到康熙的赏赐是非常多的:
康熙四十三年,康熙赏赐了阿灵阿一块牌匾,牌匾上写着四个字“崇先裕后”,以此来表示康熙对阿灵阿的肯定。而且康熙格外的用心,让皇十子胤䄉前去悬挂此匾。胤䄉是阿灵阿的外甥,温僖贵妃所生的皇子,而温僖贵妃是阿灵阿的姐姐。
康熙五十五年,阿灵阿卧病在床,康熙特地派了太医前去医治,还赏赐御制的药给阿灵阿;之后康熙甚至亲自占卜,占卜的结果是“甚吉”,没过多久阿灵阿的病便好了不少。之后时好时坏的,康熙便经常派人去探望。
甚至因为阿灵阿病重不爱吃饭,康熙特地下旨让自己宠爱的固伦荣宪公主亲自做饭赏赐。
还特地让宫里的洋医生,去给阿灵阿看病。
可以说,阿灵阿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康熙朝的宠臣。
但即便是康熙再重视阿灵阿,阿灵阿还是病逝了,终年47岁。
阿灵阿这个康熙朝的宠臣,到了雍正朝以后便成了实实在在的罪臣。
虽然他并没有活到雍正朝,但雍正还是下谕,将阿灵阿称之为“居心奸险”的人,理由是:胤䄉的生母温僖贵妃病逝后,举行葬礼。阿灵阿素来与异母弟法喀不和,想要致法喀于死地,所以诬陷法喀与自己的弟媳暧昧不清。法喀得知后很生气,便将此事告诉了康熙,康熙很生气,便派人去调查,调查的结果是阿灵阿确实冤枉了法喀,康熙便下旨削了阿灵阿的爵位。
但不知道为何,最终法喀被削了公爵之位,三个儿子在整个康熙朝再也没有得到重用,一直闲散在家。
阿灵阿是遏必隆继妻所生,可以说是正儿八经的嫡子;
而法喀是遏必隆侧福晋所生,但却是实际上的长子,自然有资格承袭父爵;阿灵阿一直将哥哥法喀视为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,只要有法喀在自己便不能飞黄腾达,欲除之而后快。
当然这仅仅是雍正的一个借口而已,毕竟阿灵阿与法喀之间的矛盾不过是兄弟之间的矛盾而已,真不至于让雍正如此痛恨他。
能让雍正生气的,必然与争储之位有关系。
康熙四十七年,皇太子胤礽被废,太子之位出现空缺。胤礽之所以被废,其实跟阿灵阿有离不开的关系,阿灵阿到处说胤礽的坏话,实际上都是无稽之谈,惹得康熙非常生气。
这便是雍正与阿灵阿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原因之一,因为在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阿灵阿之所以说胤礽的坏话,实际上是为了巴结雍正。
胤礽被废后诸位皇子明争暗斗争夺储君之位,康熙其实在心里还是倾向于胤礽,但康熙作为一国之君自然好面子,不能朝令夕改,便让大臣们推荐新太子人选,阿灵阿等人私下里商量后,一起举荐皇八子胤禩为新的太子人选。康熙自然心中很不高兴,作为支持皇八子允禩争储的大臣,自然是雍正的敌人。
雍正登基后,不仅将阿灵阿的墓碑改为“不臣不弟暴悍贪庸”,而且其家人大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:
长子阿尔本阿,被雍正抄没家产,其妻钮祜禄氏入包衣为奴;
次子阿尔松阿,雍正二年被革职,命其前往盛京;两年后处死,其妻子被发往宁古塔后又改为了烟瘴之地。
四子喀尔当阿,被直接发往宁夏。
三个女儿全部都是乌雅氏所生,因嫁人,并没有受到直接的连累。
阿灵阿受康熙宠信了大半辈子,结果到了雍正朝却得此下场,不得不说当真是“一朝天子一朝臣”。
纳兰揆叙纳兰揆叙虽不及阿灵阿出身那么高贵,但实际上出身也很不错:
他的父亲是康熙朝时期权臣、有“相国”之称的纳兰明珠
母亲是英亲王阿济格(清太祖第十二子)第五女
可能有的人看到纳兰揆叙这个名字会以为他的姓氏就是纳兰,其实不然。纳兰揆叙的姓氏是叶赫那拉氏,跟皇太极的生母孟古姐姐出身于一个部落:叶赫部。
只要是提到纳兰揆叙就不得不提他的父亲:纳兰明珠,纳兰明珠是叶赫部贝勒金台吉的孙子、尼雅哈的儿子。而孟古姐姐是金台吉的妹妹,也就是说纳兰明珠其实跟康熙的关系还是比较近的,按照辈分的话明珠应该是康熙的堂姑父。但即便是如此,因为纳兰明珠的父亲尼雅哈是在叶赫部即将被灭时,才归降的后金(满清),所以其家族不是太受重视也很正常。
尼雅哈刚归顺后金的时候,只是被授予佐领之职。
不过尼雅哈所在的纳兰一族一直在跟爱新觉罗家族联姻,两个家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所以明珠得以迎娶英亲王的女儿。
整体来说明珠也算是出身于贵族,只不过明珠这个勋贵出身的人一开始虽然也在朝中任职,但并不得康熙青睐;一直到鳌拜被除掉以后,一次偶然的机会明珠才得到康熙赏识,再加上明珠是为数不多支持康熙撤藩的大臣,康熙自然更加重视他。
明珠协助康熙处理平定三藩的事情,颇有功绩。
自此以后,明珠开始崛起,成为与皇太子胤礽叔姥爷索额图相提并论的权臣。也是从明珠崛起开始,明珠与索额图二人的党争也开始。
党争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:
索额图被圈禁,幽禁而死。
明珠失势大不如前,但比幽禁而死的索额图要好得多。
毕竟明珠曾在裁撤三藩、收台湾、抵御外敌等很多重要的事情上,出了不少力,康熙不会亏待明珠,明珠的三个儿子自然会受到父亲的影响。
明珠一共有三个儿子:
纳兰性德:清朝有名的词人
纳兰揆叙:清朝有名的藏书家,嫡福晋是和硕柔嘉公主与耿聚忠所生的女儿耿氏
纳兰揆方:嫡福晋是康亲王杰书的女儿,视为和硕额驸
另外两个儿子我们暂且不论,我们来看看纳兰揆叙的一生,究竟是如何成为雍正仇敌的?
揆叙从八岁开始从师学习读书,康熙二十四年,年仅12岁的揆叙被授予佐领,当然揆叙如此年轻便得此地位,自然仰仗的是父亲明珠得宠与康熙帝。
九年后,揆叙被授予三等侍卫之职。
康熙三十六年被授予二等侍卫,后来屡次擢升,先后任职翰林院侍讲、礼部侍郎、工部右侍郎、督察院左都御史等职。
因为父亲明珠是权倾朝野的“相国”,门庭若市,宾客满门。而揆叙是三个儿子中最善交的一个人,交友非常广泛,而且与皇八子允禩的关系极好。
康熙四十七年,胤礽被废掉太子之位,其实揆叙与阿灵阿没少在背后“出力”,到处说胤礽的坏话,说太子胤礽失德。胤礽被废以后,康熙便让诸位大臣重新推选新太子人选,揆叙、阿灵阿以及王鸿绪等人背地里互通消息,一起推举皇八子允禩为新太子。
因为此事,揆叙被康熙狠狠斥责一番。
其实康熙对揆叙的评价还是很高的:人品极好。不过这也是早期对揆叙的评价,自揆叙主动支持允禩争储后,康熙对他的便没有以前那般信任了。再加上揆叙的父亲明珠此时早就已经失势,所以对揆叙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;虽然后来揆叙调任左都御史兼翰林院事等职,但仕途上再没有更上一层楼,止步于此。
不过好在揆叙之后并没有再犯什么错误,康熙也并没有再为难他。
康熙五十六年,揆叙病逝。
揆叙病逝后,康熙赐予谥号“文端”,跟康熙朝时期的另一位名臣熊赐履的谥号是一样的。可见康熙对揆叙整体来说,还是比较肯定的。
不过到了雍正朝,这位铁了心支持皇八子允禩争储与雍正为敌的大臣揆叙,不仅被夺官而且还被削谥,雍正将揆叙的碑文改为“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”。
可见,雍正对揆叙是十分的痛恨。
结语支持允禩的大臣那么多,确实其中很多大臣因为曾与雍正为敌,在雍正登基后被处死的处死,罢官的罢官,但唯独只有阿灵阿与揆叙被雍正视为不共戴天的仇人,雍正称二人“居心奸险”。
虽然揆叙与阿灵阿在康熙朝就已经病逝了,但雍正心中地恨仍旧没有消失正规配资之家,对已经去世的揆叙以及阿灵阿追责,夺官削爵、削谥,一直到乾隆朝,二人才得以恢复。
发布于:山东省恒瑞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